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每月动态
2011年第3期(总第246期)健身气功的文化特征
健身气功的文化特征是以人体运动为载体,体现出朴素自然的哲学特征和东方气韵的美学特征。(一)朴素自然的哲学特征在健身气功中表现为物我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的辩证观和势运道圆的中和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渗透于健身气功功法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追求上。阴阳平衡的辩证观以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换的形式体现在健身气功的动作、呼吸与意念中,如动作方向的上与下、开与合、曲与伸等的转换;动作速度的快与慢、松与紧的相互协调呼吸中的呼与吸相互依存;意念导引中的兴奋与抑制的相互交替等。如健身气功 易筋经中“出爪亮翅势”,两肩胛骨及胸部云门穴的开与合,两掌前推过程的松与紧的转换,意念上的轻如推窗、重如排山、海水还潮等变化,皆体现着阴阳哲理的文化内涵。“中和”思想体现在功法的势运道圆的特点之中。动作编排上体现出路线处处带弧,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去,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健身气功技术特点多以脊柱的旋转曲伸以带动四肢、内脏的运动。如健身气功 易筋经中“打躬势”椎骨节节拔伸前屈、卷曲如勾和脊柱节节放松伸直动作,可谓节节贯穿,上下相随。这种以脊柱带动四肢的圆势运动,不仅可以对脊柱、脏腑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还可以对脊髓及从脊柱中延伸出来的神经根给予刺激,从而增强其对人体相应部位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达到健身的效果。(二 )健身气功所特有的东方气韵的美学特征体现在简洁飘逸的服饰之美,流动和谐的音乐之美,优雅流畅的形韵之美。其服饰在造型上突出唐装样式的特点,重视三维空间效果,强调服装与人体各部位保持一致。其款式、色彩、面料及配饰相映成辉,展现出动如抽丝、静若止水的运动之美。2.健身气功的功法配乐均以浓郁的中国民乐为基础,在配器方面选择了曲笛、古筝、古琴、琵琶、编钟等多种民族乐器,其在演奏时具有声韵悠长,乐感清新,穿透力强等特点。其功法配乐着力刻画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表现力,营造出优美享受的意识场景和良好的心理氛围。在音乐表现方面采用优美、平稳的主题音乐,辅以长短、强弱的节奏变化,配以自然界真实的禽鸣兽吼、海浪风韵。习练者在功法配乐伴奏下,达到意、气、形的和谐,做到松、静、自然,进入心旷神怡的境界。健身气功以人体运动为特征,其功法特点柔和缓慢、舒展大方,动静相间,纯朴自然。其在肢体运动路线上表现为简单的直线和弧线,简洁中蕴含流畅,自然中运化灵活;在运动速度上,是匀速缓慢的移动身体或身体局部,在柔和中体现劲力,在松静中保持伸拉;在动作力量上,要求肌肉相对放松,用力圆柔而轻盈;在动作编排上,注重内与外的和谐,练与养的结合,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在以躯干为中轴的旋转伸屈中,带动四肢远端末梢关节的运动,在势运道圆的特点中体现肢体远端与近端、上肢与下肢、外在与内涵的协调之韵。健身气功势与势之间的衔接无繁杂和重复动作,以基本桩型为过渡,不同步型往返穿插、迂回转折,重心平稳,无跌宕跳动。健身气功以其独特的形韵之美,将健身与美学有机结合。健身气功承载了传播体育与文化的双重功能,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科学普及健身气功。 (本室摘自《体育文化导刊》2010年第5期、第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