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每月动态
2006年第5期(总第187期)我所举办关于“气功态”的小型研讨会
气功态或气功功能态是气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练功者在进行气功锻炼时进入的一种特殊状态。多年来,气功学界一直在对气功态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是既有共识,也多有歧见。正确把握气功态,对于气功的科研、医疗和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活跃思路,加深对气功态的认识,我所业务科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于5月11日上午举行了一次有关气功态的小型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所党政领导、专家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部分成员、气功教研室全体成员等近二十人。会上我所原所长柴剑宇研究员、气功教研室主任肖斌副研究员、医学气功综合实验室主任张一和研究员分别就上世纪有关气功态的研究情况、中国传统文献中对气功态的描述以及现代科学对气功态的研究方法作了中心发言。与会者围绕气功态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发言踊跃,会议持续进行了三个半小时。会议讨论的热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气功态的涵义。柴剑宇介绍说,气功功能态是钱学森教授在上世纪总结出的人体十大功能态之一。练气功是以是否进入气功态为标准的。气功态的提出,有三个理论基础,即1、巨系统理论、2、耗数结构理论、3、协同学理论。肖斌认为:气功态在古代被称为功态和功境,是一种身心高度统一的状态,与练功时间的长短无关。现代的以调心为核心的三调合一状态就是指的气功态。道家气功对气功态的描述为“人机不动、天机自动”。佛家气功虽然不讲功态,但其“欲界定”及“未到地定”的境界与功态类似。赵晓霆认为气功态就是一心一意的“定”的状态,书法、太极拳和钓鱼活动都可进入这种“定”的状态。钱爱珠提出道家的“凝神入气穴”的状态是气功态,并认为对于健身和医疗气功的练功者来说,进入气功态的层次要求应当降低一些。陈驰赞成“天机自动”是气功态,并进一步认为“空”的状态是气功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所指的气功态实际上是一种类气功态。 二、关于气功态的层次。柴剑宇认为这是肯定存在的,如佛家气功的“六妙法门”即“数、随、止、观、还、净”各有两个层次,共有十二个层次,各个层次的感觉描述如呼吸、意念等都是不同的。道家气功的内丹功根据内气状态的不同可分为九个层次。柴剑宇还提出,可以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古代文献中关于气功态不同层次的描述结合起来,以确定现代科学层面上的气功态层次的划分。肖斌认为,传统气功均分层次,如道家太极门分九个阶段,初入门者与练功有素者所处的阶段是不一样的。沈仲元认为,应把气功练功态与功能态区分开来,并提出应探讨功能态是即时效应还是后效应或积累效应的问题。 三、关于气功态的科学评定。柴剑宇介绍了上世纪以来对气功态的科学测定。现基本上可以认定,练功者进入状态以后,脑电а波增多,并从枕叶向右额叶S形转移并集中;此外,还出现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增大,心率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等生理指标的改变;在生物物理指标方面,出现体表红外辐射增强。张一和和沈仲元认为,脑电是目前唯一可以简便获得的脑部功能活动的信号,它是所有神经突出后电位的总和,是大脑功能的间接表现形式,它不像心电有窦性起搏这样的共同节拍。因此,作为一种混沌信号,以目前较普遍采用的线性方法对它进行模拟分析存在相当的解读困难,并不能很好地提取和辨别气功状态下共性或有效的成份。因此,气功研究应对诸如脑电等生命信息的分析技术加强研究。与会者认为对气功态的评定研究应从多方面着手,也可与其它状态如太极拳、书法等进行比较研究。 所长华卫国教授最后作了总结发言,他说,今天的研讨会气氛热烈,大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气功态的认识,畅所欲言,互相启发。这样的学术讨论有助于推进今后的气功科、医、教工作,对活跃研究所学术气氛也是有利的。今年,国内外将相继举办几届气功学术会议,我所也将于明年举办第十届国际气功科学研讨会。希望我所的科研人员作好准备,积极参与气功的学术交流,在气功的学术领域,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前进,为气功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本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