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国学是中医之本 |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李致重撰文说,人们面对着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其中一部分事物,人可以运用分析—归纳的逻辑方法对它加以认识。但同时另有一部分事物,人是没有可能,或者没有必要对它进行解剖、分析的。当年国学所面对的,就是一个没有可能,或者没有必要对它进行解剖、分析的世界。而中医所面对的“对象”与国学所面对的“世界”,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自然、社会、生命领域的,不断变化着的现象及其过程。因此都属于形上性的,也都是“没有可能,或者没有必要对它进行解剖、分析的。”正因为如此,国学的观念和思维方法,本质上就是中医的观念和研究方法。尤其《易经》、《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哲学论著中所体现的观念和思维方法,与中医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基础上的,以综合—演绎的逻辑思维为特点的方法体系,就是中医深深地扎在国学之中的无法切断、也不能切断的根。因此,任何一个学习和研究中医的人,都必须在传统的文、史、哲以及逻辑、道德伦理中,健全自己的人格修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进而磨炼自己综合—演绎的逻辑思维习惯,提升综合—演绎的逻辑思维水平,使扎在国学中的方法体系这条根更深、更牢。 (本室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12月26日、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