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每月动态
每月动态
我所对“气功科研模式”进行小型研讨
12月15日下午我所组织了一次有关“气功科研模式”的小型研讨。我所党政领导、专家委员会成员、有关课题组负责人等20余人参加了研讨。今年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部署今年科研工作时,提出要对“中医科研模式”进行研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科研部今年工作的四大要点之一是探讨气功科研的模式。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这些举措,表明中医、气功科研有其特殊性,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科学研究。中医、气功作为东方传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规律及哲学基础有其独特的鲜明特点。因此开展中医、气功科研,必须创新科研模式,这样,才有利于中医、气功科研事业的顺利发展。我所作为全国唯一的气功专业研究机构,成立近20年来,承担了国家各级各类气功科研课题60余项。我所有关专家在实施这些气功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对于应以怎样的模式开展气功科研,有深切的体会和丰富的经验。在此次小型研讨会上,与会者踊跃发言,就“气功科研模式”发表见解,切磋讨论。有人提出,气功科研应遵循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模式来进行,以西医的病名来确定症状,以中医气功的功法(包括外气疗法)来加以治疗,必须设立对照组来观察临床疗效,这样才能提升中医、气功的科学水平。也有人提出,完全照搬西医的科研模式来实施气功科研,难度相当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与中医、气功的指导思想即整体观念、辩证施治不相契合的。比如,在气功的医疗实践中,有的疾病如青光眼,患者通过练功,症状大大改善,自我感觉十分舒适,以致气功锻炼大受上海市青光眼俱乐部患者的欢迎,但是这些患者通过西医的检查,眼压等指标却没有很大变化。这表明,中医、气功是着眼于整体状况的变化,讲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不看重某一指标的变化。中医、气功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最终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实际上是通过独特的科研模式来不断地总结提高的。我们应当从宝贵的古代文献中来汲取古人对中医、气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有人提出,中医、气功的科研模式实际上是受到评估体系的制约的,管理层在建立中医、气功科研的正确评估体系方面责任尤为重大。现在强调与国际(实际上是西方)接轨,以现代科学理念来指导科研,这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医、气功的科研,管理层是否可以实行一种双轨制,即在主张以现代科研模式来对中医、气功进行科研的同时,也认可允许以一些独特的模式(东方思维的模式)来对中医、气功进行研究,这是对中医、气功的保护,也有助于中医、气功进一步得到提高。也有人提出,中医、气功科研中的文献研究,是一个独特而又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中医、气功是经验医学,几千年来中医、气功专家总结的宝贵临床经验留存在浩瀚的古代文献中。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医学,就必须对古代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文献研究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著书立说、撰写论文等。 (本室稿)